2004年5月,俄羅斯新西伯利亞病毒學與生物技術國家科學中心的一名研究人員在BSL-4 實驗室中對感染埃博拉病毒的豚鼠進行抽血操作時,被帶有豚鼠血液的注射器意外扎傷左手掌,后發病時醫治無效死亡。
(科研人員在P4實驗室進行演練)
2012年5月,位于薩里郡的英國動物衛生和獸醫實驗室管理局的研究人員在將熱滅活后無害的樣品送往附近的AHVLA 下屬實驗室以及位于約克和貝爾法斯特的研究機構時,不慎混淆了試管,將活體炭疽樣本送出,導致2名不知情的工作人員暴露于炭疽桿菌,所幸他們此前均已接種過炭疽疫苗。事件發生后,英國健康安全局立即關閉了實驗室。
2015年3月,路易斯安那州的杜蘭國家靈長類研究中心發生實驗室類鼻疽桿菌泄漏事件,導致數十只猴子死亡。隨后在美國CDC和農業部動植物衛生監察部發布的聯合調查報告中,雖沒有明確此次事件具體的病菌泄漏途徑,但指出該實驗室存在諸多安全問題。該研究中心被責令停止所有研究并進行整頓。
部分高等級生物安全實驗室在安全方面的諸多問題,包括管理不善、培訓不足、程序不當、設備故障、人為錯誤等,這些都提醒著我們實驗室工作人員在進行相關操作時一定要嚴格規范。
就實驗室規劃裝修的角度來講,則可從屏障系統的建立和實驗室生物安全防護裝備的應用入手。
(屏障系統的建立要點詳情點擊從0到1,不走彎路做好動物實驗室的裝修設計)
實驗室生物安全的概念
(CDC的科學家在生物安全4級實驗室)
實驗室生物安全的概念首先出現在美國,主要為針對實驗室意外事故感染的應對策略,它包括污染控制的概念和兩次隔離的概念。兩次隔離主要包括一次隔離與二次隔離。
一次隔離是指危險微生物和操作者之間的隔離,以防止操作人員被感染為目的,主要有三種方式,即安全柜和隔離箱方式、系列生物安全柜方式以及罩式( 正壓) 防護衣方式。
(工作人員身著防護衣)
二次隔離是指為了防止病原體從實驗室漏到外部環境中去,而把實驗室和外界隔斷,是實驗室和外界之間的隔離,以防止實驗室外的人被感染為目的。
實驗室生物安全防護裝備
實驗室生物安全防護裝備是高等級生物安全實驗室的硬件基礎和關鍵防護屏障,是決定高等級生物安全實驗室建設水平和建設進程的關鍵要素。
實驗室生物安全關鍵防護裝備是防御病原微生物對人員和環境造成危害的裝備總稱,涵蓋人員防護、設施和設備防護、消毒滅菌、廢棄物安全處置等各個環節。
根據高等級生物安全實驗室的防護要求,實驗室生物安全關鍵防護裝備的分類、防護功能及應用見下表
歐美發達國家的高等級生物安全實驗室,在實驗室通風過濾系統生物安全防護設備方面,通常設置層高適宜的設備層,其應用的生物安全型高效空氣過濾裝置以BIBO 箱式型為主;在實驗室圍護結構氣密防護設備方面,廣泛采用了充氣式氣密門、管及線穿墻密封裝置等氣密防護設備;在消毒滅菌與廢棄物處理裝備方面,則多用壓力蒸汽滅菌器、污水處理設備、汽化過氧化氫及氣體二氧化氯等消毒設備。
(氧化過氧化氫滅菌器)
我國的實驗室生物安全關鍵防護系統,經過近15 年的科技攻關,已基本能夠滿足生物安全三級實驗室建設需求,能夠較好地支撐實驗室生物安全科技發展;
生物安全四級實驗室關鍵防護裝備研發取得重大突破,突破了正壓防護服、實驗室生命支持系統、化學淋浴設備等生物安全四級實驗室核心防護裝備關鍵技術,并研制出樣機,經第三方性能評估,主要性能指標達到國外同類產品先進水平。
以上都是我們在進行實驗室建設時,應該了解的市場信息。
Copyright ?廣東省半宙實驗室設備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粵ICP備15098956號